一個人到底能不能預測未來,至少艾西莫夫以他的機器人系列告訴我們:
在某個程度上,是可以的。
雖然有所落差,但是目前這個世界正逐漸邁向艾西莫夫筆下的那個地球。人口變多,糧食供給逐漸吃緊,加上石油的藏量逐日消耗,石油經濟在不遠的未來會不復以往的繁榮。
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種生活哲學,另一種生活態度。人們必須要向現實妥協,向有限資源的大自然妥協。石油時代,我們像是在滾輪上面不斷奔跑的老鼠,由石油不斷提供滾輪的動力。當滾輪崩壞後,我們才知道滾輪以外的世界;人類再次可以腳踩踏著孕育自己祖先生命的土壤,謙虛地向這個土地求得本身的溫飽。
鋼穴和裸陽的地球人,把自己孤立在名為城市的洞穴中,對於外在的世界,他們患有開放空間的恐懼症。
對我而言,常在書裡看到的是幽閉恐懼症,這種對開放空間恐懼的描述,倒是第一次看到。沒想到幾十年前艾西莫夫就已經寫出來了。對照現實的我們,在科技與文明的雙重保護之下,我們的確離先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遠,而先人對自然的知識與智慧,也慢慢流失在世代與世代的傳承之間。
現代人已經茫然生活在自己所築的剛穴之內。所謂的接觸自然,只是假日時開著大車到所謂的自然景觀地去駐足一番留下垃圾和污染之後,翩然離去。我們接觸自然的方式,應該是多了解它們,了解它們和我們的關係,才知道要如何去保護它們,去接觸它們。
但是,以目前來說,忙碌的現代人,注意力卻被每天的資訊和工作給填滿了,要他們再費心去注意這些東西,是很難的。
或許,要等到石油耗盡之後,世界會停擺一小段時間,我們才有機會審視自己的作為與反省自己能為孕育自己的地球做些什麼。
在某個程度上,是可以的。
雖然有所落差,但是目前這個世界正逐漸邁向艾西莫夫筆下的那個地球。人口變多,糧食供給逐漸吃緊,加上石油的藏量逐日消耗,石油經濟在不遠的未來會不復以往的繁榮。
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種生活哲學,另一種生活態度。人們必須要向現實妥協,向有限資源的大自然妥協。石油時代,我們像是在滾輪上面不斷奔跑的老鼠,由石油不斷提供滾輪的動力。當滾輪崩壞後,我們才知道滾輪以外的世界;人類再次可以腳踩踏著孕育自己祖先生命的土壤,謙虛地向這個土地求得本身的溫飽。
鋼穴和裸陽的地球人,把自己孤立在名為城市的洞穴中,對於外在的世界,他們患有開放空間的恐懼症。
對我而言,常在書裡看到的是幽閉恐懼症,這種對開放空間恐懼的描述,倒是第一次看到。沒想到幾十年前艾西莫夫就已經寫出來了。對照現實的我們,在科技與文明的雙重保護之下,我們的確離先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遠,而先人對自然的知識與智慧,也慢慢流失在世代與世代的傳承之間。
現代人已經茫然生活在自己所築的剛穴之內。所謂的接觸自然,只是假日時開著大車到所謂的自然景觀地去駐足一番留下垃圾和污染之後,翩然離去。我們接觸自然的方式,應該是多了解它們,了解它們和我們的關係,才知道要如何去保護它們,去接觸它們。
但是,以目前來說,忙碌的現代人,注意力卻被每天的資訊和工作給填滿了,要他們再費心去注意這些東西,是很難的。
或許,要等到石油耗盡之後,世界會停擺一小段時間,我們才有機會審視自己的作為與反省自己能為孕育自己的地球做些什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