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念書求學問當上權力人士,為的是甚麼?

作者轉貼或寫作都想要傳達一個觀念,做學問,為的不是個人成就,而是為人類、為自己國家社會去解決問題;得到別人的敬重,並不是你上了幾篇SSCI,而是你為這個社會貢獻了多少知識分子應盡的責任。對照起來,五年五百億,真是一場鬧劇...
---以下為轉貼---

您的可口可樂!馬承九教授
2011/08/17

馬 承九談及最令他感動的事,是民國六十年代,台南鹽水一位種植苧麻的老農民,送給他一罐可口可樂的往事。三十幾年前的可口可樂,飄洋過海而來,相當昂貴,但 是這位老農民,為了感念馬承九成功研發推廣麻類採纖機,並且提議由農會無償提供農民使用,使得農忙採收的季節,農民得以使用麻類採纖機,節省十倍人力。受 惠的老農民,即使在溽暑時節,仍舊堅持帶著孫兒孫女,在太陽下等著向遠道而來視察的馬先生親自道謝。
大太陽下,八十幾歲的老農民,拄著柺杖,牽著孫兒孫女,蹣跚走到馬承九教授面前,恭敬地鞠躬,奉上一罐可口可樂:「您的可口可樂!馬教授!真多謝!」

那罐在太陽底下曬得溫熱的可口可樂,讓馬承九教授當場落下淚來。

        「成大一直保有一個特色,特別是機械系的老師很清楚地有一份社會使命感,這種社會的使命感在學生身上,感受得非常清楚,最清楚的就是馬承九老師。」1978年 畢業的彭明輝,回憶道。機械系學生口中傳頌著,只要到台灣任何一個工廠去,都聽得到人家在講馬承九。因為馬老師會關心台灣工業界的事,他會到工廠去,而且 非常低調,頭低低地不想讓人家看到。可是就是會有年輕的學弟在第一線看到後回報上級:「馬老師來了!」一路路往上呈報,最後廠長帶著一堆主管衝下來接待, 回報遭遇的困難與實際問題。
瞭 解工業界面臨什麼問題、知道台灣的學術圈欠缺什麼知識,馬承九會開始針對問題,想辦法去讀書研究,彙整知識,寫成中文教科書。寫完後他就開課,台灣業界最 欠缺的知識技術就會這樣隨著課程流傳出去。馬承九一生的著作史,從工具機、內燃機、熱工學、旋輪機、機構學、機械工作法,一直到到燃料電池,加上德文譯述 的車床相關技術書籍,幾乎是為台灣工業而寫,也等於是台灣的工業機械發展史。從來不會有人去問馬老師有幾篇期刊論文?也從來沒有人敢輕易低估馬承九對學問的熱忱與實力。
老師的課,修課及畢業校友來旁聽的學生們總是擠爆課堂,學生常常坐到窗台上,甚至滿到窗外的走廊。李克讓回想起昔日上課,馬老師總是不帶課本講義,就拿著粉筆開始講課,畫圓是圓,畫方是方,極其工整,整堂課聽下來如行雲流水。以內燃機這堂課為例,曾讓學生彭明輝難以忘懷:馬老師先從內燃機汽油一公升多少錢,柴油一公升多少錢,一公升汽油能產生的能量效率,內藏多少能量,柴油藏有多少能量,後一個能源的效率是多少?兩邊是多少?這樣一路講出來,從做民生的數據一直到最理論的熱力學基礎,是一個很完整的內燃機所有的技術的知識。知識的整合度之高,讓學生可以相信,眼前這個人所有知道的事,都是他做得出來的,他做的事背後都有書籍做依據,那種學術與技術跟社會民生之間,完全是是無縫接軌。
曾 經有一個學期,馬承九在工學院五個科系開設七門課,包括機械系的工具機、工具機設計、電機系的熱動力學、電動力場,土木系的熱氣學,電化系的工程材料。他 甚至支援到工兵學校、海軍機校、空軍機校。他曾在海軍機校教授渦輪機,對校級軍官教授海軍相關動力學課程;在空軍機校則教授動力學。
老 師課程的考題,如果不知道答題的訣竅,一個題目寫十幾個小時也寫不完,如果你找到竅門,十分鐘就可以寫完。那個關鍵就是,題目裡會描述一個很真實的問題, 裡面充滿了重要跟不重要的數字,學生必須從一開始就選擇哪些數字是關鍵?哪些是可以被忽略?再以剩下的那幾個數字帶進去解,方程式會變得很簡單。如果所有 的數字全部都要帶進去,那就穩死,十個小時一個題目都解不出來。這樣的考試,是為了訓練學生深刻的分辨能力,能快速地找出問題核心。
桃李滿天下的馬教授曾經說過,大學畢業,大學念四年不算是一個懂機械工程的人,你一定要知道你書上讀的東西在工業界是怎麼用?知道這件事之後,你才是一個真正工學院畢業的人。因此他也鼓勵學生畢業後,不要急著留學,要去業界兩年,確實瞭解業界狀況。
        這樣的信念,跟馬承九的求學與任職經歷有著密切關係。
1915年 出生的馬承九,是河南省商邱縣人,畢業於中央大學機械系。後前往經濟部資源委員會昆明中央機械廠及軍政部兵工署二十一工廠任職。任職重慶的二十一兵工廠 時,認識留學日本東京大學工學步造兵科博士的總工程師高慶春,受到深遠的影響。高慶春請只有二十六的毛頭小子馬承九,將博士論文裡設計的一具直徑一二零釐 米的迫擊砲製作出來。馬承九集合廠內六位專業人員,花了兩年時間將迫擊砲的生產線建立起來。接著,高慶春又交給馬承九新的任務,研究德國開發出來的穿甲彈Bazooka(火箭筒)。馬承九一頭栽進兵工署的資料室裡,終於查到Bazooka相關資料,寫出了Bazooka物理原理與製造方法的研究報告。
馬承九因此建立了自信心,也奠定其一生學術研究的模式:發現問題,自學解決問題,寫作研究成果,支援實業界。
1944年馬承九考取公費留學英國,決心以實務經驗為主,不修學位,在英國伯明罕進修兩年後,1948年返國,任教青島國立山東大學。因老長官高慶春任職瀋陽兵工署九十兵工廠副廠長,多次寫信邀請馬承九前往瀋陽工作,因此馬承九任職九十兵工廠的三分廠工作,負責主持生產線工作。後因共軍入逼瀋陽,遂以身體不適為由,請求「易地療養」,離開瀋陽,前往杭州,任教浙江大學。
1948年王石安院長至浙江大學延聘師資,馬承九於1948101來到了台南,展開長達五十年的成大教書情緣。其一生,深自期許,培育年輕工程人員,在校任教時時輔導校外工廠技術的改進。
200810月, 九十四歲的馬承九,依舊孜孜不倦讀書寫作,為台灣工業界解決問題,出版了《燃料電池(札記)》,全書扎扎實實,厚達六百多頁,四十多萬字。成大機械系特別 以「返校補課」為名義,邀請馬教授回校講述燃料電池。當天課程大爆滿,吸引了百多位學生,從十幾歲的大學生,一直到白髮蒼蒼的老學生,課堂的班長是前成大工學院院長李克讓教授,值日生是機械系主任林大惠教授。不管採訪的記者,或是拍照後離去的名人,課堂上,馬教授依舊認認真真地,拿著板擦示範,在黑板上寫滿方程式,紮紮實實上完燃料電池的課程。
作為一個教授,在馬承九心中,從未忘記人民百姓,科學救國從來不是空談。他首要的任務,從來不是博士學位,不是學術論文,而是這個社會國家到底有什麼需要?有沒能力去填補社會需要上的空缺?馬承九教授以身教言教,為一代代成大人示範了這樣的風格與典範。

-----------------
參考資料
1.      彭明輝教授訪談,訪談人張幸真,地點:成大博物館二樓,2011623
2.      黃煌煇校長訪談,訪談人張幸真,地點:水工試驗所,2011617
3.      李克讓,《馬承九教授小傳》,未刊稿,成大工學院提供。
4.      熊鈍生主編,《中華民國當代名人錄二》,台灣中華書局印行,1978,頁79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UML]學習筆記-循序圖型(Sequence Diagrams)-8

定義 如果說之前提到的物件圖型是描述一個時間點的系統運作的樣子(memory snapshot),那麼循序圖型就是表示系統要做某件事情的那段時間內,運作的樣子(一個連續的過程)。 循序圖的重點是在描述一件事情,以及系統要完成這件事情的一連串動作,也是一種軟體系統運作的動態圖型。 上圖就是一個循序圖型,而有下圖的解析。循序圖會以做的動作(任務)出發,並列出所以參與到的物件/類別。接下來由上到下就是動作與物件彼此間的順序運作關係。下圖可以清楚展示出物件與類別/任務的互動關係。 循序圖組成的元素 有以下元素組成 -物件節點(Object Node) -生命線(Lifeline) -活化區塊(Activation Box) -訊息(Message) -內部訊息 -解構物件 -迴圈 要建構循序圖,必須要確定要描述的任務為何。 確定任務後,就要列出任務會用到的物件(即為物件節點)。 物件節點 ***************************************************** public class TestThermo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otWaterContainer h = new HotWaterContainer( 2 );          CoolWaterContainer c = new CoolWaterContainer( 50 );          ThermosGui g = new ThermosGui();          Thermos t = new Thermos(h, c, g);   ...

[UML]學習筆記-狀態圖型(Statechart Diagrams)-10

定義 狀態圖型主要會應用到軟體系統中,某項任務的生命週期。任務的生命週期中,會有不同的狀態,藉由不同狀態的檢視,可以去檢查任務是否有未考慮的情況或是邏輯的謬誤。 上圖就是表示一個執行緒的生命週期,還有它本身的狀態變化。 另外,狀態的數量必須是有限的。 組成元素 狀態節點(State node) 狀態圖型主要使用兩個特定的符號來表示生命週期的開始與結束。 初始狀態(Initial State),使用實心黑色的圓形。 結束狀態(Final State),使用實心黑色的圓形,外層再包一圈空心的圓形。 除了開始和結束外,狀態節點就是表示生命週期的某一種狀態,它的節點內容包含兩個部分。 名稱區格(Name Compartment) 內部轉換區格(Internal Transition Compartment) 通常內部轉換區格會因簡化而省略。 下圖就是含有內部轉換區格的狀態圖型 接下來仔細解釋名稱區格以及內部轉換區格的定義 名稱區格 名稱區格的文字表示生命週期中的一個狀態,UML的規定並非必填,如果沒有填寫就稱為匿名狀態。 內部轉換區格 內部轉換區格主要用來表示狀態節點內部的轉換狀況,這個地方使用四個標籤來說明進入狀態節點後到離開狀態節點時,狀態節點內會做哪些動作。 entry: 進入狀態節點的動作 exit: 離開狀態節點時的動作 do: 停留在此狀態節點時執行的動作 自訂標籤: 使用下列格式來自訂標籤與動作 其實跟其他標籤格式差不多,除了標籤名稱外,就是有參數可以去填寫。 轉換(Transition) 在狀態圖型中,兩個狀態節點間的標示就稱為「轉換」,用來表示狀態節點間如何轉換過去的。 轉換標示的格式如下。 事件名稱: 通常會是物件/類別的方法名稱 參數: 可選擇性的宣告,就是傳遞給事件的參數 條件: 可選擇性地宣告,用來表示狀態轉換的條件 這邊用個修改紀錄的的狀態圖來做例子。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update record]的狀態可以經過update的事件後,來到達下一個狀態[record updated] 子狀態(Sub-State) 從之前開飲機的例子來說,狀態圖可以如下圖。 ...

[UML]學習筆記-活動圖型(Activity Diagrams)-11(全系列結束)

定義 活動圖型是用來顯示軟體系統中特定的活動情形,和其他圖型最大的差異,就是它專注在「活動」上面,而不會去理會物件、類別相關的問題。 因此,活動圖型只關心活動的開始、過程、與結束,使用一般流程圖的方式來繪製就可以了。 譬如一個偵測溫度到自動加溫的活動流程。 活動圖型的用途 針對循序圖型中比較複雜的訊息傳遞加以說明 顯示狀態圖裡面較複雜的狀態轉換事件 說明合作圖型裡面的訊息 圖型組成的元素 活動圖型由下列的基本元素組成。 狀態與活動(State and Activity) 轉換(Transition) 分支(Branch) 分歧與結合(Fork and Join) 水道(Swimlane) 狀態與活動 狀態元素其實和狀態圖型中的開始與結束狀態是相同的,而活動則是圓角矩形來表示。 上圖如果轉成程式碼會是下面的樣子 轉換 轉換主要是一個箭號,用來連結活動圖型中的狀態與活動。只有在分支出來的箭頭才會在上面加上說明或是條件。 分支 分支會根據判斷式而導向不同的活動,分支後的轉換就需要加上說明或是條件。 水道 活動圖型中,活動流程可能很單純在一個方法或類別中就完成了,但是也有可能是由不同的角色去一起完成流程。 下圖是一個聊天的程式。 圖中,以Mary發訊息給[Chat Server]的流程來說,就需要使用不同的「水道」來區分不同角色所負責的活動。 水道也可以使用行為者標記來表示角色,這樣可以讓活動圖型更加清楚。像下圖就是是客戶去購買產品的活動流程。裡面的角色就包含了[客戶]、[服務中心]、以及[訂單系統] 分歧與結合 以聊天程式的客戶端來說,其實有同時執行兩個執行緒,一個是sender,用來傳送訊息,一個是receiver,用來接收chat server回傳的訊息,因此可以使用Fork來顯示這種同時進行的活動 在圖中,分岐的表示是使用一條粗黑線來分成兩個執行緒所做的事情。 結合的部分,就是要把分歧的活動再次結合成一個活動的表示方式。 上圖的計算機就是一個結合的典型例子,它裏頭的活動運作的加減乘除活動之後,均會顯示在一個統一的活動(螢幕顯示)上。 程式碼的...